发布时间:2013/3/13 15:36:29 | 阅读次数:1957
关键字:智慧城市、3G网
摘 要: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为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给予了多项政策支持。住建部2012年12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2012年11月科技部也组织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由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智慧城市”建设有基础、有条件的城市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
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为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给予了多项政策支持。住建部2012年12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2012年11月科技部也组织开展了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由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推荐 “智慧城市”建设有基础、有条件的城市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
2013年春节过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物联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融合发展,统筹利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政策,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意见还提出应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共同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智慧生活。
在过去几年的“两会”中,物联网、智慧城市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被多次提及。而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物联网、智慧城市作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依然是代表们提案的热点。
人大代表孙丕恕:打造智慧城市是实现城镇化重要举措!
“城镇化不是建新城,不是房地产化,而是以人为本,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打造智慧城市实现城镇化的重要举措。”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是智慧城市建设重要的技术支撑。
孙丕恕告诉记者,“建设最关键的是,通过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融合,创造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成果有效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最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云计算,才能全面整合政府和社会相关的信息资源,构建一体化、协同化、智能化的基于大数据的公众服务平台。
政协委员郭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需用“智慧城市”思维引领
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在提案中指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拉动消费、转型升级、创新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新型城镇化需要“智慧城市”建设思维的引领。
郭为认为,目前我国已经掀起一股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对城镇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统筹、工业化思维主导、机制创新不足、产业拉动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人大代表张维华:建设智慧社区提升民生服务能力
通过三年的智慧城市建设,上海电信已使上海成为我国“光网第一城”、“IPTV第一城”、“高清第一城”。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基础之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信总经理张维华在今年人大会议上带来了建设智慧社区的议案,可谓是为今年“两会”热点话题之一的“城镇化”,找到了最切实际的抓手。
“城镇化有利于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但也带来了管理的难度。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老龄现象日趋加重、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文化娱乐设施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等一系列的挑战。”张维华告诉记者,打造“智慧社区”正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办法。
中移动人大代表:呼吁利用信息技术防治大气污染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来自中国移动的两位人大代表——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安徽移动总经理郑杰均3月5日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应多利用物联网、无线城市等信息化技术,提升大气污染的防治能力。
国内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是上述两位人大代表作出提案的注脚。自2012年冬季以来,中国连续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2013年1月9日,一条深褐色的污染带从东北三省、北京、河南、山东向南,贯穿江苏、湖北、湖南等地,中国多地处于重度空气污染之中。2013年1月29日,超过七分之一的中国国土再度被雾霾笼罩。
智慧城市获得国开行资金支持,各地政府热情高涨
国开行将在“十二五”的后3 年内,提供不低于800 亿元的投融资额度支持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由于此次住建部试点获得了国开行的资金支持,为各地方政府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因此地方政府将更加积极地上报方案。据调研了解,住建部此次试点倾向于城镇和区,前期已有相关信息化厂商参与进行方案的总体设计及规划,我们认为这类厂商未来拿到总包的可能性较大。
智慧城市或撬动5000亿投资 各地拟成立3G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曾表示,我国将加快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加快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进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争取今年一季度出台指导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指南。预计“十二五”期间用于建设“智慧城市”各方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亿。
智慧城市的快速建设的背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逐渐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同时宽带、物联感知、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也开始高速发展。在中央方面,工信部先后在扬州、常州进行试点,还与浙江省签署了智慧城市部省合作协议,并还组织落实了中欧绿色智慧城市项目。科技部也牵头成立了中国智慧城市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在一些地区,智慧城市已经步入了实质推进阶段。由北京市政府和相关卫星导航企业共同投资3亿元的北京市北斗公共平台,2013年开始建设。作为中国内地首个已经落实的为智慧城市服务的北斗平台,它将立足北京、服务全国,为智慧城市提供政务管理、行业应用和民生服务。哈尔滨今年计划投资10亿元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将哈尔滨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物联网、云计算产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之一。广州也计划2015年前将投入超过200亿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TD-LTE网络,实现广州10区2县级市TD-LTE信号和WIFI信号的全覆盖,为智慧广州提供多层次、立体化、高带宽、全覆盖的无线基础网络。
以下为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拟成立3G网
北京3G网,上海3G网,广东3G网,广州3G网,佛山3G网,深圳3G网,南京3G网,天津3G网,福建3G网,山东3G网,四川3G网,济南3G网,湖北3G网,河北3G网,辽宁3G网,沈阳3G网,吉林3G网,黑龙江3G网等省份或城市为智慧城市领跑型区域。
其中,特别重点建设的智慧城市有:
北京,《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包含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希望201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物联基础网络。
上海,打造城市光网,发展3G、WIFI等多种技术的无线宽带,推动智能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三网融合。
广州,建设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牵手营运商”的无线城市官方门户网站,推动市民、企业及社会各界高效便捷的无线宽带网络服务
佛山,2015年将佛山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四化融合先行地,提出智慧服务基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希望做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及加快国际化的作用。
深圳,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致力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智能交通、培育智能产业基地。希望在2013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认证中心。
南京,以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建设、智慧政府建设、智慧人文建设为突破口
沈阳,希望由老工业城市转向生态城。与IBM合作,创新运用绿色科技和智慧技术,以互联网和物联网融合为基础,为生态城建设提供一套方法。
什么是智慧城市?
我们看到对智慧城市的认识还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经常各有侧重,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网络建设,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人的参与,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城市则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总之,智慧不仅仅是智能。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智能城市的另外一个说法,或者说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等内涵。
综合这一理念的发展源流以及对世界范围内区域信息化实践的总结,《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一文从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面的创新对智慧城市进行了解析,强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的方法论应用,构建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城市可持续创新生态。
具体来说,“智慧城市”需要具备四大特征: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全面透彻的感知
通过传感技术,实现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地运行。
宽带泛在的互联
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智能融合的应用
现代城市及其管理是一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新一代全面感知技术的应用更增加了城市的海量数据。集大成,成智慧。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大成智慧工程将构成智慧城市的“大脑”。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个人通讯、个人计算到个人制造的发展,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用户的力量。
可持续创新
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汇聚公众智慧,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