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正版发布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我国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 实现高效管理

发布时间:2013/8/8 11:12:29 | 阅读次数:2248

关键字:农业物联网、高效管理

摘 要:近几年,农业部在一些省市陆续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了不少成果。农业物联网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已经不完全限于农业本身,更体现在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提高整个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包括农业物联网在内的信息产业已成为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农业

分享到:

近几年,农业部在一些省市陆续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与此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了不少成果。农业物联网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已经不完全限于农业本身,更体现在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提高整个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包括农业物联网在内的信息产业已成为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农业物联网开发
  通过数据处理
  实现高效管理
  2009年8月,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开发和应用也逐步展开。农业部专门成立农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
  农业物联网的应用主要是在农业生产环境因子方面实现感知、传输、处理和再控制。从种植业说,农业生产环境因子包括水、肥、热、气、光等;在养殖业方面,包括光照、温度、空气、水的pH值、溶解氧、富营养物等。
  农业物联网还有深层次的感知,就是要感知生物本体。比如,对水稻叶片中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感知,对动物健康状况、发情、配种等信息的感知。通过这些信息的感知、处理,最后实现对环境因子控制。如果感知到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说明缺氮了,就要主动添加氮肥。如果等到肉眼看到叶片发黄再追肥,就晚了。所以,对生物本体的感知主要作用在于预防。
  所以说,农业物联网是先对环境因子或生物本体的因素进行感知,然后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数据的处理来进行环境因子的控制,实现生物体的高效健康生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物联网应用
  天津上海安徽率先
  实施区域试验工程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李昌健介绍,2010年,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一批物联网试点项目,其中智能农业部分有3个项目由农业部组织实施。一是在北京实施的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二是在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农场实施的大田作物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主要是在水稻上应用。三是无锡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
  为了推动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农业部启动了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该试验工程的目标是: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理论研究,探索农业物联网应用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政策体系;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产学研和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创新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适时开展成功经验模式的推广应用。
  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天津是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试验区,上海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验区,安徽是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
  农业物联网收效
  凸显三亮点
  待解三课题
  首先,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比如,江苏一家养猪企业,按照普通标准化养殖,出栏一万头猪需要24个人,引进全套物联网技术后,出栏万头生猪只需一个人。江苏省宜兴市一家养猪合作社,采用物联网技术后,每头猪可节约成本93元。
  其次,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农业物联网的监测与控制,农业生产所需水热气肥等资源可以实现“按需供给”,即按动植物生长需要提供,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利用率。
  再次,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天津市一家企业在奶杯中安装传感器,测量牛奶中蛋白质、微生物、糖的含量,绘制曲线。当奶牛产奶期即将结束时,就进入发情期,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预知奶牛状态,因此能提高奶牛配种的成功率,有利于规模化养殖的发展。
  李昌健说,农业物联网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已经不完全限于农业本身,更体现在拉动整个国民经济、提高整个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包括农业物联网在内的信息产业已成为潜力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李昌健认为,农业物联网在开发应用以及产业发展中还存在3个问题:第一,与国外相比,我国传感器品种不够多,主要集中在对温度、湿度的监测上,对其他环境因子关注较少,尤其对生物本体的感知还很缺少。第二,从政策角度,各方面对农业物联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人们对农业物联网的认知不足。第三,要努力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运行模式,努力提高投资收益率。
  李昌健强调,当前应首先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业的农业物联网的应用;其次要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水平和自身需求,不能贪大求全。另外,农业物联网建设主体应是种养业经营主体本身,但现阶段国家应加大投入,积极开展示范,稳妥推进。